贵阳综合保税区2022年工作总结

发布时间: 2023-03-01 09:10    来源: 贵阳综保区管委会   字体:[]

2022年,贵阳综合保税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,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、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,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,全力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,不断提升服务全省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
2022年,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.02亿美元,同比增长48.5%,绝对值全市排名第一;实际使用外资733.66万美元,同比增长超65.4%,增速全市排名第五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.4%,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1.3%,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6.3%;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30.19亿元,占全年目标100.6%,完成进度全市排名第四,工业占比80%,全市排名第一;规模以上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4.1%,全市排名第一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85万元,同比增长11.9%,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影响完成20934万元,同口径增幅26%,同口径增幅全市排名第一。2022年,围网区进出口绝对值达21.32亿美元,在全国已开展进出口贸易的148个综合保税区中排第80位,总体增速排第25位。先后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、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、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、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。

(一)狠抓对外开放,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。抢抓“一带一路”、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机遇,积极融入“一主两翼多辅”开放通道体系,奋力助推全省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。通道和平台建设实现新跨越。贵阳国际陆港成功开港,建成全省首个“综保型国际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”,与盐田港、广州港、湛江港、北部湾港、霍尔果斯口岸等港口合作实现“区港联动”,全面打通国际货运便捷通道,形成“多港联动、多式联运”的陆海联运体系。枢纽节点能力实现大幅提升。中欧班列图定开行,首批中老铁路衔接中欧班列货运通关测试成功,实现越南货物通过中老铁路经中国内地后直达欧洲,开辟了一条“黔货出国”国际物流新渠道。一年来,开行中欧班列34列、发运3368标箱、货值1.14亿美元,开行黔粤班列17列、发运878标箱,开行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35列、发运1780标箱。

(二)狠抓产业发展,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。2022年,电子信息制造、先进装备制造、进境粮油及食品加工“两主一特”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83.8%。突出主业主责。以国际贸易型产业为主,重点围绕保税加工、保税物流、保税服务等领域,主攻储能电池制造、芯片封测、进境粮油及食品加工等核心产业链,新引进贲安能源、讯隽科技、深圳中宝等一批重点企业和项目,标准厂房一、四组团、鼎成液压研发制造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,锆石科技锻件研发制造、至当科技碳纤维制造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。创新培育开放型业态。中国(贵州)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顺利推进,接入服务老干妈、贵州轮胎、詹阳动力等200余家企业,累计实现外贸数据回流9000余万美元;积极打造“买全球,卖全球”跨境电商2.0版,启动5000平方米跨境电商保税仓库、3000平方米跨境电商孵化器办公场地规划建设,EWE菜鸟中心仓成功入驻我区,莫斯科、洛杉矶、雪兰州、北威州等四个海外仓投入运营,跨境电商完成4.3亿美元,同比增长87%,占贵阳贵安的比重超二分之一;全省第一家飞机融资SPV完成注册,首单第一台发动机于2022年12月完成查验,标志着全省“保税+租赁”航空器融资租赁业务实现零的突破。

(三)狠抓改革创新,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。聚焦商事制度、政务服务和通关便利化等重点领域,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。深入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,改革年度检验制,不断优化拓展企业开办“一网通办”平台,实现企业开办、变更、备案等全程网办。持续抓好政务服务改革。全力打造“贵人服务·综心办”品牌,持续开展“企业秘书”“企业管家”服务,大力推进“一网办”“一窗办”“一次办”“一表办”“一站办”和“帮代办”,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87%,纳入“一窗办”事项占比100%,“一次办”事项占比95%。稳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。深化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,开展“关银一KEY通”试点改革,率先在全省实现外贸企业电子口岸IC卡线上申办,关区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至8.22小时、0.14小时,在筑外贸企业“准入到准营”办理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。

(四)狠抓标房建设,大力推进以房招商。累计建成标准厂房117.38万平方米,其中,2021年及以前建成80.88万平方米,2022年建成36.5万平方米,全年拟建成50万平方米。围网区二期总面积3010亩,净用地面积2019亩。2022年围网区二期新开工2个组团5个标段,共计83.25万平方米,含35栋标准厂房单体、5栋办公楼及附属配套设施。围绕“微、精、尖、新、特”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,签约项目32个,项目总投资额93.377亿元。在标房招商方面,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的80.8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,已签约入驻项目已使用77.68万平方米,使用率96%。今年已签约使用厂房的项目18个,合同约定投资额约46亿元,使用面积约31万平方米,新建厂房拟入驻率约56%。

(五)狠抓要素保障,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。聚焦园区生产生活要素,科学做好资源整合和资源配置,为辖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支撑。加强资金保障。设立出口退税资金池、外贸资金池、工业发展资金池和产业扶持专项资金,为园区企业提供5307万元资金支持,争取上级各类资金近16亿元。加强基础设施配套。储备出让工业用地1157亩,建成保租房286套、安置房265套,都溪湾畔完成主体建设。国际陆港一期外部交通、站前东路延伸段、国际产业园配套道路、分布式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。加强人才保障。征集就业岗位4157个,引进创新创业团队4支,高层次人才、急需紧缺人才46名,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1071人。

(六)狠抓安全发展,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守牢底线,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、生态环保、安全生产和财政金融风险防控工作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团结动员全区上下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、尽锐出征、以快制快,在全市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,出台疫情纾困政策,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.7亿元、兑现助企资金1.49亿元。严守生态环境底线。坚决打好“蓝天保卫战”,杜绝高污染、高能耗企业入驻,深化工业污染治理,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,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100%。严守安全生产底线。严格落实“三管三必须”要求,全面完成安全生产整治三年专项行动,突出安全生产“双控”体系建设,保持安全生产执法高压态势,全区2022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。

(七)狠抓党的建设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。坚持“第一议题”抓学习,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“牢记殷切嘱托、忠诚干净担当、喜迎建党百年”专题教育。全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23个,达标率100%,获批市级党建示范点2个,组织开展理论培训、业务培训48期,参训人数1168人次。人才总量增至5591名,增幅134.23%。召开全区党风廉政教育大会,开展廉洁教育、廉洁文化知识学习考试。依法依规开展监督执纪问责,给予1名党员干部政务立案,1名党员干部诫勉谈话,1名党员干部责令检查。聚焦“庸、懒、散、软、浮、推”大力开展干部队伍作风突出问题整肃,全区政治生态持续向好。

分享到:

主办单位:贵阳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
版权 © 2018 贵阳综合保税区 © 保留所有权利
黔ICP备19001249号-1 网站标识码:5201000102
贵公网安备 52011302004451号

微信扫一扫
关注贵阳综保区